10月16日,一段“几十名学生打群架”的视频在网络热传,据了解,事情发生在桂林某学校。网传视频显示,多名身着校服的学生围在操场上,其中一名黑衣男生试图用脚踢踹另一名男生,被打男生向操场边逃跑,黑衣男生摔倒在地。有的公众号刻意把此事冠以校园霸凌,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经核实,此事件属于学生之间因为言语冲突而升级为打架事件,并非长期实施的霸凌行为。
据了解这则冲突的起因经过如下:
日前,该校某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视频信息“炫酷”,引发同校部分学生不满,双方就此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言语挑衅。在14日下午,双方在操场上发生冲突,被学校老师、校卫发现后及时制止,未有人员受伤。事发时,有许多学生聚集围观。
事发后,校方多次对事件双方进行情绪安抚、谈话教育,并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号召大家共同营造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然而极小部分学生未能平息怒火。16日凌晨,某学生在宿舍楼被打致轻伤。校领导、老师第一时间到位处理并迅速报警,受伤学生被送医。
据了解,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学校主管部门,已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协调多个工作小组分头开展工作。桂林七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公安和学校召开会议,认真分析案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校园治安秩序的稳定。
目前,公安机关已联合学校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加强校园周边秩序整治,同时配合校方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法制教育。据警方通报,该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公安机关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目前学校教学正常,学生情绪稳定。
学校负责人表示,该校学生多在15岁至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叛逆期。为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进行积极、正确引导;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使学生摒弃不良习性,专注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技术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规范自身言行,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与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正确使用自媒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团建、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正确喜好,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和谐平安的校园建设。
什么是霸凌?我们来看看
“霸凌”: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或者是因嫉妒等个人原因对其进行辱骂和讽刺。
霸凌是一种有意图或无意图单纯习惯性的攻击性行为,通常会发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对称的学生间。较常被接受霸凌的定义是挪威学者Dan Olweus的定义:「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
看了这件的事件前因后果,相信大家都很明确,这不是霸凌,就是一个学生之间因为言语冲突而升级为打架事件。
虽然看着视频里一群同学跑来跑去,听着紧张的配乐让人揪心,不过万幸,只有一位同学受轻伤。同时,事发后校方及相关部门均已在第一时间采取了恰当的措施,并未导致事件进一步恶化。
同时,也在这里提醒大家,凡事别着急,有话好好说。不要打架,打输住院,打赢坐牢!